世界各地的自动化正在加速:2017年每10,000名制造业员工就拥有74台机器人。相比之下,2015年的密度是66台。按地区划分,欧洲平均机器人密度为99台,美洲是84台,亚洲是63台。
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(IFR)发布的2017年世界机器人统计数据,世界十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和地区是:韩国、新加坡、德国、日本、瑞典、丹麦、美国、意大利、比利时和中国台湾。
亚洲是近年来机器人增长最快的地区,2010-2016年间,亚洲机器人密度的年均增长率为9%,美洲为7%,欧洲为5%
机器人密度是一个很好的比较标准,以便衡量各国制造业自动化程度的差异。
亚洲
中国机器人密度增长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。由于机器人设备的大幅增长,尤其是2013年至2016年,机器人密度25台增加到68台。目前,中国的机器人密度在全球排名第23位。中国政府计划在2020年前进入世界前十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国家,届时其机器人密度将达到150台。另一个目标是到2020年共销售10万台国产工业机器人。2017年:中国机器人供应商销售27,000台,外国机器人供应商销售6万台。
从全球范围来看,韩国是制造业中机器人密度最高的国家,自2010年以来就保持领先位置。该国的机器人密度(631台)超过全球平均水平8倍。这主要是是持续安装大量机器人,特别是在电气/电子行业和汽车行业。
2016年,新加坡机器人密度排在全球第二位,每10,000名员工拥有488台机器人。大约90%的机器人安装在电子行业。
日本排名第四,2016年制造业每10,000名员工安装303台机器人。德国排名第三(309台)。日本还是世界上主要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商,2016年日本供应商的产能达到15.3万台,创历史最高水平。目前,日本的制造商支持了全球机器人供应的52%。
北美
2016年美国的机器人密度增长至189台机器人,全球排名第七位。增长的主要动力是持续的生产自动化趋势,以加强美国工业在全球市场的作用,并将制造业保持在国内,并在某些情况下带回以前派往海外的制造业。作为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客户,汽车行业仍占主导地位。美国的机器人销售额将在2017-2020年继续增长,平均每年至少增长15%。
加拿大的机器人密度一直在上升,2016年达到了145台(全球排名第13)。
墨西哥主要是汽车制造商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生产中心,向美国和南美出口。墨西哥的汽车行业是其机器人的主要市场,占2016年机器人拥有量的81%。机器人密度为33台,仍远低于74台的世界平均水平,在全球范围内排名第31。
欧洲
欧洲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是德国,全球排名第三,机器人密度309台。2016年工业机器人的年供应量和运营存量分别占欧洲机器人总销量的36%和41%。2018-2020年,德国的年度供应量每年平均继续增长至少5%,主要由于一般工业和汽车行业对机器人的需求不断增长。
法国的机器人密度为132台(全球排名第18),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。但是与其他欧盟国家比相对较弱,例如瑞典(223台)、丹麦(211台)、意大利(185台)和西班牙(160台)在制造领域的自动化程度更高。
英国的机器人密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,只有71台,排名第22。
东欧国家斯洛文尼亚(137台,世界排名第16)和斯洛伐克(135台,全球排名第17)都拥有高于瑞士(128台,世界排名第19)的机器人密度。捷克的机器人密度是101台,在全球范围内排名第20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