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外媒报道,国际机器人联合会(IFR)发布的数据显示,在全球范围内,工业自动化的步伐正在稳步加快,2016年全球每万名人类员工中平均配有工业机器人77个,而2015年为66个。 按区域划分,欧洲的机器人密度为每万名工人中部署99个,美洲为84个,亚洲为63个。世界上自动化程度最高的10个国家和地区分别是韩国、新加坡、德国、日本、瑞典、丹麦、美国、意大利、比利时以及中国台湾。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(IFR)Junji Tsuda表示:“考虑到不同国家制造业自动化程度的差异,机器人密度是个很好的比较标准。由于近年来亚洲大量使用机器人,该地区的增长率最高。从2010年到2016年,亚洲机器人的平均年增长率为9%,美洲为7%,欧洲仅为5%。” 亚洲 在中国大陆(以下称中国),机器人密度的增长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。由于机器人的显著增长,特别是在2013年到2016年期间,机器人密度从每万名人类员工中平均配有25个机器人上升到68个。如今,中国的机器人密度在全球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23位。 预计到2020年,中国的机器人密度将大幅增加,因为其目标是跻身为世界上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十大国家之列。到那时,中国的机器人密度将达到每万名人类员工中平均配有150个机器人的水平。此外,中国的目标是到2020年销售10万个国产工业机器人。 在全球范围内,韩国是制造业中部署机器人密度最高的国家。自2010年以来,韩国始终保持着龙头地位。韩国的机器人密度(631个)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8倍。这种高增长率是由大量机器人持续安装的结果,特别是在电气/电子以及汽车行业。 新加坡排名第二,每万名员工中部署488个机器人,其中90%部署在电子产品行业。在以汽车工业闻名的日本,机器人密度仅为每万名工人中配有300个。日本实际上是世界上主要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国,占全球供应量的52%。 印度体力劳动仍然十分普遍,而在自动化联盟中,印度也远远落后。2016年,印度每万名工人中只有3个工业机器人。 北美洲 美国的机器人密度在2016年有显著增加,达到到每万名员工中配有189个机器人,在世界上排名第七。自2010年以来,国内生产设施的必要现代化推动了机器人在美国的销量激增。 这种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是持续的生产自动化趋势,以加强美国在全球市场上的产业优势,并将制造业留在国内。在某些情况下,美国甚至将海外的制造业带回国内。 在2016年,汽车行业仍然是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客户,占总销量的52%左右。2017年到2020年,美国的机器人销量将继续增长,平均每年增长至少可达15%。 加拿大的机器人密度一直在上升,2016年达到了每万名员工中配有145个机器人的水平,全球排名第13位。其增长主要是由汽车工业大量部署机器人所驱动的。 墨西哥主要是汽车制造商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生产中心,这些零部件比出口到美国,并越来越多地销往南美。到目前为止,墨西哥的汽车工业是主要的机器人客户,在2016年占81%份额。机器人密度为每万名工人中配有33个机器人,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,居全球第31位。 欧洲 欧洲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是德国,以每万名员工中配有309个机器人位居全球第三。2016年,德国工业机器人的年供应量和运营库存分别占欧洲的36%和41%。 在2018年至2020年期间,德国的年供应量将继续以每年至少5%的速度增长,这是由于普通行业和汽车行业对机器人的需求不断增长所致。 法国的机器人密度为每万名员工中配有132个机器人,世界排名第18位,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。但与其他欧盟国家相比,这一数字相对较弱。 欧盟成员国,如瑞典(223个)、丹麦(211个)、意大利(185个)和西班牙(160个),在制造业中使用工业机器人的数量要高得多。但在新政府的领导下,法国正在恢复其制造业的竞争力。 在某种程度上说,这可能在未来几年内促进新机器人的部署。2017年,法国的机器人部署数量预计将增加约10%。在2018年至2020年之间,年均增长率可能在5%到10%之间。 英国的机器人密度为每万名员工中配有71个机器人,是G7中机器人密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唯一国家。为了实现现代化和提高生产力,普通工业十分需要必要的投资。低机器人密度表明了这一事实。 尽管英国决定退出欧盟,但目前仍有许多拟议的投资计划,旨在扩大外国和本土汽车公司的产能和推动现代化。由于关税的不确定性,这些公司是否会推迟投资目前还不清楚。 在东欧国家中,斯洛文尼亚(137个,世界排名第16位)和斯洛伐克(135个,世界排名第17位)的机器人密度都超过瑞士(128个,世界排名第19位)。 捷克共和国以每万名员工中配有101个机器人的水平,排名全球第20位。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的机器人供应主要依赖于汽车工业需求。斯洛文尼亚是巴尔干国家中自动化最成功的国家,其60%的机器人主要用于汽车工业。
|